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8大政策信号
2023-04-28 17:42:44 来源:21财经 编辑:

一般而言,每年4月、7月、10月、12月均会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10月不一定召开),研究经济工作。其中,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是对前一年中央经济工作确定的方向、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重新研判。如果形势发生较大变化,那么可能在这个高层决策会议上重新定调,并对政策进行微调。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据梳理,此次政治局会议主要释放以下政策信号:

1.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资料图)

会议表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三重压力的定调源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当时的情况而言,需求收缩方面,外需由正转负,11月消费增速为-5.9%;供给冲击方面,供应链受阻,企业生产面临缺芯等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预期转弱方面,11月制造业PMI为48%连续两月低于荣枯线,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不足。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今年宏观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增速相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4月19日表示,总体上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具体到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那就是“需求扩大、供给恢复、预期改善”。

比如需求方面,消费较快恢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比上年四季度加快8.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出口增速回升,以人民币计价货物进出口额增长4.8%。

此次政治局会议则明确表示,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且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的一个关键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的时点超出预期。中财办相关负责人去年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表示,从一个完整过程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2023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

回头看,1月中下旬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这为一季度宏观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在肯定经济良好开局的同时,此次政治局会议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具体看,1-3月投资增速回落至5.1%,3月消费增速恢复至10.6%,但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两年平均后消费增速仍较低。外需方面,WTO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仅增长1%,一些国家强推“脱钩断链”,外需压力较大。

对此,政治局会议明确表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消费方面,会议要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投资方面,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居民消费要在整体经济企稳、收入得到改善后才会有一个明显的企稳。其中,刺激性消费政策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从欧美来看未来如何把握好消费刺激政策的力度、载体和场景是关键问题。

投资方面,市场高度关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否会增加额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去年最重要的增量政策工具,两批金融工具合计投放7400亿,对市场形成重大影响。记者从多位地方投融资人士处了解到,3月份一些地方已在储备2023年金融工具项目。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市场认为,今年金融工具可能还将继续使用,进而对投资形成支撑。

3.财政货币政策基调保持稳定

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对比来看,此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调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一致。

由于一季度宏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且二季度基数低、稳增长压力不大,市场预计二季度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预计保持平稳,不会加大力度。货币政策方面,二季度降准降息的概率较低,结构性政策工具余额仍会增长,但增幅将低于去年。

财政政策方面,今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新增地方债限额为4.62万亿元。扣除提前批额度,剩余批次额度为2万亿元。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反馈,目前尚未收到剩余批次额度,正常年份一般5月份下达。在稳增长压力不大的背景下,考虑到提前批额度发完大部分、剩余批次额度下达较晚,二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大概率出现回落,尤其4、5月份回落将比较明显。

4.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此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这一定调也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一致。

从市场形势上看,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但主要是疫后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这一因素在二季度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将会边际转弱,后续能否持续恢复市场还存争议。

刘元春表示,在各类政策同步发力的作用下,一季度房地产开始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恢复的进程超出市场预期。但这轮房地产的调整是周期性、趋势性和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的产物,其调整的深度比以往要深,持续的时间可能要比以往长。在此过程中,房地产下滑所带来的市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收缩效应和宏观微观杠杆的支点效应叠加,很可能导致局部风险失控。因此,房地产复苏的进程可能面临反复,彻底走出房地产困局需要深层次的改革,需要构建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改变过去高周转、高杠杆、高债务的模式。

5.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这主要因为,从机构看,我国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的基础较为坚实,但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较为脆弱。

会议还指出,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这一表态和以往官方表态一致,对隐性债务的基调主要是“化存量、控新增”。近年来由于财政收入尤其是卖地收入下降,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一些地方违规举债的情况增加,财政部去年两次通报地方违规举债案例,此次政治局会议重申相关规定,显示对隐性债务的监管将继续从严。

6.在超大特大城市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此次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会对投资需求形成一定支撑。

“平急两用”设施指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功能,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的设施,能够有效补齐大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同时提升大城市旅游居住品质,助力大城市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更好统筹大城市发展和安全。

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18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的“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提出,“平急两用”型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建设改造一批“平急两用”的民宿和酒店、储备一批单体大型方舱医院、升级一批应急医疗服务点。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平”时与“急”时的关系。会议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要引领示范,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7. 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相比以往的政治局会议,此次会议更重视产业政策,将产业政策置于总基调之后,而以往总基调之后紧跟着宏观政策。究其原因,制造业是经济的根基,高层近年来不断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要稳定制造业比重,一方面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在政策方向上,一方面要“补短板”,另一方面要“锻长板”。此次会议提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8.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鼓励平台企业创新

会议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各类企业都要依法合规经营。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拖欠不仅包括企业之间货款和资金的拖欠,也包括政府投资项目拖欠企业的工程款和货款。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产品市场有需求,自身经营也不错,如果政府或国企及时解决了欠款,小微企业将更具活力,因此清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企业方面,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此次会议继续对平台经济表示支持,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