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弑母”等惨剧的真相是什么?这要从“马加爵案”重新说起
2023-05-25 10:56:23 来源:晴日心理何日辉 编辑:

“吴谢宇弑母案”,还有北京通州16岁少年涉嫌杀害邻居一案,让很多网友联想到了曾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案”。

马加爵从小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2000年考入云南大学。2004年2月,他因为跟舍友发生口角,连续3天在学校宿舍里杀害了4个同学,然后出逃。3月中旬,马加爵落网,当年6月,他被执行了死刑。


(资料图片)

当时,这个案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2000年能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是品学兼优、天之骄子的代名词。大众想不明白,这么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明明有大好前途,为什么会因为一点争吵就残忍杀害同窗?

马加爵,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人说马加爵是贫困生,是因为贫穷而产生怨恨,有人说案件另有内情,人们议论纷纷。其中,我国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的分析和意见最有名,她虽然没能与马加爵见面,但她翻阅了大量卷宗,还想尽办法托媒体、监狱人员向马加爵提问。

最后,她得出结论,马加爵的杀人动机不是因为贫穷,也不是人格异常,而是他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

她的分析和观点也影响了很多人,后来的人再研究、谈论这个案件时,大多都认为马加爵是因为压抑的情绪和三观出了问题。

可是,如果从现在的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马加爵的心理过程并不完全是李玫瑾教授分析的那样。

尤其有一点,马加爵其实有严重人格异常,具体来说,是重度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他杀害同学的主要原因。他并不是李玫瑾教授所说的“人格较健全的孩子”。

而根据我们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的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成因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错误的归因模式。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结合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还有我们在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中的突破性发现,从多学科诊疗(MDT)的角度重新分析一下“马加爵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这类案件背后的“心理真相”,有助于更深入地看清楚此类社会问题,也有助于更科学的家庭教育。

01、马加爵是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应该说,在2004年那个年代,李玫瑾教授能在未与马加爵对话的情况下,通过大量调查和经验得出上面的结论,这是难能可贵的。她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看到了马加爵的一些较深入的心理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

而且,她认为马加爵没有人格异常,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她从事的是犯罪心理学专业,不是精神医学,她对人格障碍的理解并不十分深入。再者,在2000年前后,哪怕是临床精神科大夫,对人格障碍的认识也较少,而且与现在的有很大不同。

当时,国内外精神科大夫们普遍认为人格障碍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患者有明显的品行问题,行为明显偏离社会文化背景,精神科大夫往往会诊断为“品行障碍”,也就是大众所说的“古惑仔”,如果在成年后继续加重、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的话,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表面上看起来表现基本正常,尤其是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成年后才出现极端行为的话,当时的精神科大夫会倾向于认为他们没有人格障碍,而是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从现在来看,这样的理解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为其实很多外表看起来基本正常、特别是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青少年,尤其是这样的青少年如果性格内向的话,他们其实已经出现了人格障碍的前期症状了(即“人格改变”阶段),只是他们可能会刻意掩饰和压抑,又或者因为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一俊遮百丑,人格异常的问题暂时被掩盖了。

马加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马加爵出生在广西一个较贫穷的农村家庭,虽然物质匮乏,但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和两位姐姐都非常疼爱他。再加上他学习成绩很好,更是备受宠爱。

在他成长时期,他很可能是在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家里人人都让着他,护着他。他犯错了,家人可能不舍得责备他,甚至会为他开脱、摆平,或跟他说那都是别人的责任,而不是引导他反省自己的不足。

其实,危害最大的溺爱并不是物质上的充分满足,而是这种从不让孩子承担责任的精神溺爱。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在教育孩子时,也很容易犯下这个错误。最典型的就是李双江夫妻和他们那个犯下强奸罪的儿子李冠丰(原名“李天一”)。

李天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虽然家人宠爱,但马加爵的童年其实并不幸福,他其实经历了大量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对于马加爵的家庭背景,媒体和资料中都说他父母朴实善良勤劳,姐姐通情达理,是一个很好的家庭。但事实上,马加爵在15岁时对爸爸恨之入骨,家庭氛围非常压抑。

根据他的日记,他父母经常吵架,爸爸还会动手打妈妈。这样的情景,肯定不止发生过一次。

马加爵很爱妈妈,所以他对爸爸非常愤怒,他曾写道:“我真是太气愤了,真想一刀杀了他(指爸爸)……我真恨,但我很理智,我控制住杀人的念头,考上重点大学,迎来新生活”,“对付恶人,要用狠的手段,要彻底处理掉”。

他那时候就对父亲动了杀心,有极端的报复心理,这说明他肯定遭受过大量的、尤其是来自父亲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内心积累了大量的愤怒,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格异常。

只是因为他性格内向,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习成绩又好,大家都没看出来;即使看出来了,可能也认为这只是孩子的气话。而且,其实所谓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我们通过深度催眠进入内隐记忆层面发现,这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与不良的原生家庭、人际方面的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关。

在学校里,马加爵成绩非常好。一个广西农村里出了一个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出了一个名牌大学生,说他是全村的骄傲都不为过。他从小到大肯定经常接受过非常多来自外界的表扬,甚至是过度夸奖。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自以为是的心理,学习成绩是他们的主要自信来源,甚至是其精神支柱。

所以,马加爵在成长中,一方面备受家人宠爱,没有养成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又遭受过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积累了大量的强烈负性情绪。再加上他成绩好,大人们经常对他夸奖,他逐渐出现了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又自以为是的偏执型人格异常。

上了大学后,马加爵身边都是优秀的学生,他的成绩就不再那么突出了,他的精神支柱受到了挑战。这时,他的性格弱点、内心深处的自卑、敏感多疑就变得更加明显。

根据他的大学同学说,马加爵很不好相处,每次跟别人闹矛盾,他从不反思自己,总觉得是别人找他麻烦,还会很凶地骂别人,到最后大家都觉得他性格古怪,躲着他。

而且大学四年,他跟宿舍的同学肯定有过很多矛盾和争吵。别人觉得这都是小事,是正常的摩擦。但在他看来,因为他不会自我反省,他会一味认为是别人针对自己、瞧不起自己,客观上就会不断形成更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对同学们的愤怒越来越大,最后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所以,他杀害同学,并不仅仅因为打牌时发生口角。他看黄片、嫖娼的事被同学拿来说,这是很丢脸。他认为的好朋友,竟怀疑他打牌作弊,说他人品不好,同学生日不邀请他,这让他气愤。

但这些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背后是他早已对同学尤其是同寝室的同学积累了大量的愤怒和扭曲认知了。他被同学的话语激怒后,他更觉得这些伤害自己的同学死不足惜。

媒体还曾经报道,马加爵逃跑时,给姐姐录了一段音,他说他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总觉得人早死晚死都是死,那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马加爵,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肯定不是杀人之后才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有可能在中学阶段、甚至更早就开始了,这跟他在原生家庭中遭受了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关,也很有可能跟他接触过哲学相关、讨论人生意义的书籍有关。

事实上,从他15岁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他那时候就已经很压抑了,很可能有一定的抑郁状态,很迷茫,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随着他上大学后不断遭受挫折、人际冲突,他甚至可能倾向于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在他盛怒时,他过去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他对伤害过自己的同学恨之入骨,再加上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早死晚死也是死”,所以他会迅速下定决心把同学杀害,而且非常冷静。

从他的角度看,他是有仇必报,至于有一个同学并没有出口得罪他,他却把其杀害,那是因为他认为这个同学成了他复仇行动的绊脚石,所以必须把他也杀害。

但在其逃跑的路上,马加爵没有再伤害其他人,他对关爱、帮助过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也怀有善意和感恩。他是非常典型的、重度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缺乏同理心,行为远远超出社会规范,但他一般不会伤害与自己没有过节的人。

现实中,有很多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伴有重度抑郁发作,他们采取了极端的复仇行为时,很可能会自杀,或者不逃跑,等着警察来抓自己。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行为会带来的法律后果,反正自己不想活了,仇也报了,这是很多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继发重度抑郁发作的心理。

而马加爵当时有一定的抑郁发作,但并不严重,所以他对生还有眷恋,杀害同学后立刻逃跑。

02、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李玫瑾教授在分析马加爵这个案件引发的思考时,她把重点放在了对大学生的人生教育。

她认为,大学生除了要学习知识之外,还要得到人生意义、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他们离开了父母,如果遇到人际矛盾和人生困惑时得不到指导,就会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酿成悲剧。

她这个分析跟北大徐凯文教授提出的“空心病”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确实是大学管理者应该积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包括中学、小学,也应该加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尽量避免悲剧发生。

但我觉得,马加爵的问题反映出的更大问题是家庭教育的失误:

第一,他父母没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面前剧烈争吵,甚至频繁地发生家暴。如果这样的情景经常发生,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大的、影响深远的心理创伤。

孩子的性格有可能变得内向、敏感、易怒,非常渴望逃离原生家庭,并怀疑婚姻的意义,甚至是在接触一些信息后过早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们在生活中充满压抑,又缺乏人生阅历,一旦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很容易得出非理性的、非常消极的结论,后患无穷。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严重精神心理问题了。

第二,他父母没有意识和能力引导他自我反省,并建立科学的、综合的归因模式,导致他遇事就把责任归咎于别人。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他父母老实巴交,在物质上不会宠溺孩子,但在无意间把马加爵“宠坏了”。

马加爵,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现在很多父母也容易犯这个错误,孩子在外犯了错,影响了别人,父母不但不教育孩子,还极力维护孩子,“孩子还小,不懂事”,甚至反过来指责别人小题大做。如果这些父母有资源、有条件,还会想尽办法帮孩子“擦屁股”。

父母觉得这样是保护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孩子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闯下弥天大祸,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李天一是很可恨,但其实更加可恨的是他的父母。

第三,他从小反复接受过度夸奖,内心自以为是,自视过高,这更加导致他遇事不会自我反省,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

不过,马加爵虽然有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但在他逃亡、被捕并接受审讯时,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审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表明“上诉没有丝毫意义,结束得越快越好”,一心求死。

他还写信对姐姐、叔叔婶婶表示感谢,但目的并不是恳求他们向法院请求缓刑。在那一刻,他其实比吴谢宇更有自我反省能力、更有感恩之心。

当然,马加爵的父母生活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农村,大半辈子都在跟贫困作斗争,他们把三个子女拉扯大,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还要求他们懂得科学教育,这不太实际。所以大众对他们的态度更多是同情、痛心,而不是责备。

但这个案件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直到现在,有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甚至是高学历父母,他们也容易在家庭教育中犯上面类似的错误,甚至对比马加爵的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没有意识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频繁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他们的孩子自以为是,不懂得自我反省,甚至飞扬跋扈。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优异,但把原因都归结为自己的聪明和能力,不懂得对父母、学校和老师感恩,更别说回馈社会和国家了。

他们遇到困难,那就是别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他们获得成绩,那就是自己的功劳,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就是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如果想避免社会上再出现“马加爵”、“吴谢宇”,学校固然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父母这个角色则更加、更加重要。

父母自己要先学会自我反省、学会综合性的归因,然后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这一点确实不易做到,但教育孩子成人成才本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自身再优秀、再有社会地位的父母在实施家庭教育时,都要保持谦卑,不断学习!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