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志 行贵州 | 安龙招堤,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2023-07-27 20:54:22 来源:当代先锋网 编辑:

说到黔西南州安龙县,除了远近闻名的剪粉、香飘四溢的饵块粑、粒粒爆汁的巨峰葡萄等美食带来的舌尖上的满足感之外,让人怀着一种寻奇探秘的向往去关注的,便是这座小城的丰富人文历史了。

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的行宫、曾经书香味浓的兴义府试院、荷香四溢的招堤、千古流芳的十八先生墓……你最想了解的是哪一段历史呢?今夏,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龙招堤风景名胜区。

招堤作为贵州最大的赏荷避暑胜地,每年盛夏时节,荷花竞相绽放之际,四面八方的游人或漫步石桥上、乘凉亭阁中;或途经半山亭的石壁,了解到11岁时在招堤西侧金星山的半山亭中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下《半山亭记》的“神童”张之洞;或驻足绿柳丛中的铜像旁,浏览过嘉庆年间布依族起义女子王囊仙的故事;或行至绿海子南岸的将军园,纪念从安龙走出的武昌首义副总指挥、中国第一位苗族将军王宪章……


(资料图)

民国时期的招堤。(图源咸丰《兴义府志》民国三年文通书局铅排本)

招堤(又称招公堤),位于安龙县招堤街道杨柳街,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贵州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万事皆有源。翻开志书,乾隆《南笼府志》卷二记载:“招公堤,在城外东海中。国朝游击招国遴以水无关锁,捐千金筑石堤,高阔一丈许,上建亭台,杂植花柳,后圯,仅存遗址。乾隆二十八年,绅士捐金葺之,堤成。”

来到招堤风景区,在距入口处不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块石碑,在景区内部还能看到一块历史痕迹更明显的旧石碑。两块石碑的内容均为《招公堤记》。“招公”乃何许人也?查阅资料,方知招公全名为招国遴,广东番禺人,字寻峰,约康熙中任驻南笼厅城〔据咸丰《兴义府志》记载,康熙五年(1666)裁安南所并入安笼所;六年设南笼厅,驻故安南所城(今贵州晴隆);十年徙治安笼所城(今贵州安龙);二十六年(1687)裁安笼所并入厅;雍正五年(1727),升南笼厅为南笼府;嘉庆二年(1797)改名兴义府,治仍旧〕之中营游击(清代绿营兵“营”之统兵官,位于参将之下,从三品)。

民国时期的招堤(远景)。(该照片藏贵州省档案馆)

查阅首轮《安龙县志》,可知安龙县城东北原是一片汪洋,水面有十数里之遥,俗称陂塘海子(《水经注》:“水积之处谓之陂塘。”)。每年雨季,山水下泄,陂塘水涨,直涌城厢。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招国遴为保护城垣,沟通海子东西两岸,改善生态环境,经一年多时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始筑成一道长八十余丈、宽八尺的石堤。

咸丰《兴义府志》收录的《招公堤记》载:“(招公)甫任数月,即以创堤圩堰为己任,缩俸蠲镠,将近百镒。于是估价命工,斫山伐石,潴水筑堤,亲率各匠,挟畚锸,埭之堰之,甃之砌之,省试勿替。”通过这段记载,可以了解到招国遴在修筑招堤的过程中,捐资将近“百镒”(“镒”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招国遴不仅捐资,还率领工匠投身到修筑过程中,挖运泥土、筑坝挡水、砌砖加固……事事亲力亲为。

在对招堤筑成之后的描述中,提到:“工竣,而凡斜湍飚浪,亦不能有剗激洗齿之患。”“剗”意为攻、击,这句话的描述是非常形象的,因为招堤修筑之前,逢陂塘海子涨水之际,急流、狂风袭来,浪扑面而来,侵入牙齿,进入人的口中,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而这样的隐患,随招堤的修筑而消除。可以说招国遴做的是一件为民造福的好事。

位于招堤风景区内的《招公堤记》石碑。

“时而樵夫牧竖,憩濯足以临流;时而游客骚人,借观澜以抒咏。岂独增崇墉之金汤,屹三军之壁垒也哉?”通过这段描述,也仿佛看到当时的樵夫、牧童在这里惬意休憩,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的盛景。而招堤的修筑,除了为人们解决困扰已久的水患问题,还在巩固城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招公堤记》中还有这样一句:“虽然,事难创始,久无不湮;嗣而葺之,更有望于后之官斯土者,有以继公之志,而成公之德于无穷也。”这也表达了当时的作者在有感于招国遴的义举的同时,也期待后人能继承这样的志向,让“招公筑堤”的精神代代相传。

这样的期许,在后世的行动中得到了回应,据首轮和二轮《安龙县志》记载:乾隆五年(1740),南笼府知府杨汇倡议在招堤两侧遍植垂柳,并集资在堤西端金星山上建三层高阁一座,题额“巍然紫府”,招堤渐成郡人游览之地。

咸丰《兴义府志》收录的《招公堤记》。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兴义府知府张锳将招堤加高五尺,于堤东海子遍植荷花,在金星山上建“半山亭”一座。其子张之洞作《半山亭记》,镌于亭壁。咸丰四年(1854)又在山上筑“省耕亭”;闽商黄绍奇在堤上建“挹秀”石亭,招堤成为游览胜地。每当春深盛夏,垂柳夹岸,芰荷飘香,水绿波澄,虹桥倒影,游人或泛舟荡漾,或堤上赏荷,为郡中一大乐事。清代学者朱逢甲曾以“水色涵山色,荷香杂稻香”的联语道出了它的特色。

咸同年间,招堤亭阁毁于兵火。宣统三年(1911),代理安义镇总兵刘显潜、代理兴义府知府聂树楷始与地方人士集资修复招堤诸亭阁,增建“一览亭”、山门和石坊。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安龙县人民政府迭次拨款,全面维修招堤古建筑,新修部分建筑,使招堤风景区重放异彩。1980年,恢复堤侧近70亩荷花池,于池中建钢筋混凝土曲桥。1982年,于荷池上建成五座湖心亭,维修金星山诸亭阁。1985年后,铺砌长堤及荷池四周石块路面,增建牌楼,重建“禅房”,修葺金星山围墙,于后山凿圆形拱门一座,题额“绿天深处”。1985年11月2日,招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招堤,已扩展为总面积数百公顷的国家湿地公园,风光俊逸秀美,卓然可观。

招堤荷花盛开美景。

炎炎盛夏,漫步在如今的招堤,伴着徐徐清风,闻着沁人心脾的荷香,令人心旷神怡。虽已无从寻觅招公筑堤的痕迹,但秀美灵动的风光、岁月浸润的碑文、熙熙攘攘的游人,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动人历史。

>>>>>>>>>>

相关链接

读书志 行贵州 | 夜郎坝1300年坐不更名的历史密码

读方志 行贵州|梁启超的贵州朋友圈

读方志 行贵州|为什么郑珍和莫友芝不愿意承担《贵阳府志》的编撰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第一座铁索桥——盘江铁索桥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有座甲秀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读方志 行贵州|湄潭茶语

读方志 行贵州 | 顺着《遵义府志》的线头,牵出许多惺惺相惜又一脉相承的人和事

读方志 行贵州 │《黎氏家谱》,让家谱从私家谱牒变成折射明清黔北社会的历史文献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交际处的前世今生

读方志 行贵州|旧时餐饮广告中的贵阳美食渊源

读方志 行贵州 │ 把沙滩村作为“方志之旅”首站,至少就没输在起跑线上

读方志 行贵州|在志书与现实的遥相呼应中,体会一方土地的生生不息

读方志 行贵州|“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策划/黄蔚 舒畅

刊头设计/赵怡

学术支持/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文/赵弟军

视觉/实习生 朱海勇

编辑/赵怡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